退休規劃,一生只經歷一次,怎可兒戲?相信不少港人都積極預備退休。不過,大多數人都可能忽略以下兩個問題。如果能夠在理財策劃中正視並處理它們,就可以輕鬆愉快地如願過屬於你自己的舒適退休生活。
第一個問題:如果健康是人生重要的財富,那麼衰老則是人生必須要的預備?
總結國外國內大多數人的經驗,無論他是吒叱風雲的企業家,還是社會精英的專業人士,抑或是一般城市的普通人,除非不幸早逝,否則也必能經歷以下三個退休階段。
第一階段:活力享受人生—這是最快樂以及最憧憬的人生階段。經過多年的工作,終於可以選擇自由自主的人生,不只為想做的事,更為能拒絕做一些不想做的事以及各種應酬。這個時候,世界非常光明,各種國內國外旅遊,社交活動、興趣學習、高爾夫、網球、爬山、俱樂部,第二甚至第三事業,社會公益及慈善義工等等,能想象的,都有足夠的活力以及財力去做到。
第二階段:緩慢享受人生—經過一段時間,隨着身體的變化和衰老,以上的活動慢慢減少,也更注重靜態的活動和心靈上的修為。
第三階段:不能享受人生—人生最後階段,需要的是照顧,可以是兒女家人的長期照顧,也可以是專業護士或養老機構的長期照顧。如果沒有規劃好長期照顧需要的資金,情況就變得惡劣。有大病或意外經驗的朋友便能明白,照顧所觸發的,不只是金錢的問題,更是時間以及各種家庭關係問題的爆發。因此,可以說第三階段的長期照顧是第一個大多數人忽略的事。我們中國傳統智慧有很生動的演繹:久病床前無孝子。筆者很期待科技為我們帶來的進步和改變,但同時也等於需要更多的財富去維持及延長活力享受人生的階段。
第二個問題:如果花光了自己的錢,還有什麼可以留給家人?
這是很多華人社會遇到的問題。傳統文化的觀念,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給子女。在現代的社會,逐漸發展成為兩難。居住成本及生活成本的上升,導致很多父母需要把自己的儲備幫助子女的升學、買樓首期,甚至生活開支。同時人口金字塔的失衡讓現在七十後、八十後這個時代的人,在退休時必然負擔最重。
這個情況,無論資產以百萬元、千萬元或甚至上億元來計算,也必須面對。因為在不同資產層級,需要和想要以及生活水平也是如影相隨。舉例一個擁有1000萬元資產的家庭,假設退休消耗了500萬元,那麼便有500萬元留給下一代。但是究竟500萬元是否足夠?這個問題,造成很多退休的朋友不願花錢,亦不敢花錢,享受不了過去幾十年為家庭努力帶來的成果,這種行為不只是錢財的問題,更會影響心理狀態以及家庭關係。降低生活品質之餘,也讓子女痛心,因為他們都想父母過最好的生活。
其實,更聰明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保險工具,用150萬至200萬元,建立1000萬元的資產。這樣便更有資源規劃退休,可以輕鬆隨便消費,花了800萬元後還有1000萬元留給子女。說到底,保險是有折扣的錢。再者,如之前文章所述,退休策劃首重建立終身的被動收入現金流,兩者配合之下,便可以退休傳承兼得。以上還沒有考慮到,不少港人的家庭成員有海外投資,甚至因在海外生活或取得海外身份而墮入海外稅網。對他們來說,大額人壽保險更可說是退休許可證。傳承大額保險而不傳承資產,是針對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有效解決之道。
總結而言,已認知的風險我們可以轉移,但忽略了的風險就會帶來人生危機。財務策劃是一個過程,能幫助家庭發現盲點,然後就能進步並享受豐盛快樂人生。
文章於2025年2月15日在信報刊登。連結請按此。
作者:程俊昌(Gifford)
CFP認可財務策劃師|CTP認可信託專業人員|AEPP家族財富傳承師
願景:為企業家和專業人士帶來財務富足,有選擇自由的人生
延伸閱讀:建立保單被動收入系列經歷十幾年以及幾百個客戶家庭的經驗累積,以文字來分享如何利用保單來建立被動收入的精華文章,將會不斷更新。
四)儲蓄保單階梯策略